聚丙烯酰胺是一种我们常用到的污水处理絮凝剂。但是它在使用的时候也有很大的非议,有的人认为它存在一定的毒性,不适合进行水处理操作。有的人则认为使用其效果非常明显,而他基本上没有什么毒性所以可以安心的使用,那么聚丙烯酰胺到底有没有毒能不能进行污水处理呢?
聚丙烯酰胺的毒性研究
聚丙烯酰胺作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应用非常广泛,并且是针对人类环境,生活,工业上进行的应用。而我们都知道丙烯酰胺是组成聚丙烯酰胺的主要原料,因此聚丙烯酰胺的毒性也就成为专家一直研究的课题。因此被美国环境保护局,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可用于饮用水,植物洗涤等领域,特别是在废水的处理,污泥脱水等领域里。
聚丙烯酰胺降解引发毒性
过去通常认为聚丙烯酰胺是非常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事实上,在自然条件下,聚丙烯酰胺会发生缓慢的物理降解(热、剪切)、化学降解(水解、氧化以及催化氧化)和生物降解)(微生物酶解)。这些降解主要是通过激发产生自由基引起连锁氧化反应,从而造成聚合物主链断裂和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水溶液黏度损失。降解产生一定的丙烯酰胺单体。
由于丙稀酰胺具又良好的水溶性,排入环境的丙稀酰胺基本上进入地面水体和地下水中,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和口腔被吸收,广泛分布在人的体液中,也能进入胚胎中,引起中毒。
聚丙烯酰胺能否用于水处理
聚丙烯酰胺工业产品中残留丙烯酰胺的含量各国卫生部门均有规定,一般为0.5%-0.05%。如应用于水的一般纯化处理时,丙烯酰胺含量在0.2%以下;用于直接饮用水处理时,须在0.05%以下。
国际健康卫生组织指出:聚丙烯酰胺中丙烯酰胺残留量控制在0.05%以下并控制用量时,处理后水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将低于0.25μg/L,符合大多数国家饮水标准。排放水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应该在1-50μg/L之间,因此欧美主要国家一般规定,饮用水处理及食品工业用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应该在0.05%以下,并控制聚丙烯酰胺用量。
所以,在这里聚丙烯酰胺厂家告诉我们在使用聚丙烯酰胺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聚丙烯酰胺本身是无毒的,但是经过降解,就会产生有毒物质,而这一项研究,我们还要继续深入,消除隐患,找到更加合适的方法。